分类: 苟且
普通人的野蛮生长
看过冯仑的《野蛮生长》,很多现在的年轻人会惊叹于,改革开发初期,一篇蓝海的市场经济,只要下海了,都可以在我们的这个年代赚的满体丰钵,机遇好的想借这股穿越潮直接回到那个荒蛮的时代。
可是,那时候的我们,连走路都会跌跌倒倒,更不用说跑了,等现在我们会跑了,发现我们也仅仅会跑而已。
网上说,80后的我们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怀旧,那已经灭绝的玩具,成为经典的动画电影,温暖着一代人的歌曲,就连读小学高中的课本也都受到追捧;的确,一代人已经成为过去,就如我们的父母一样。
再此之前,一直会以为,我的成长经历会非常的与众不同,上了大学,才知道我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屌丝中的一个,大家的成长经历出奇的相似,注定逃不过这个时代的轨迹。
在那个红色苏区的穷山沟里,中规中矩的7岁上学,一口气一直念到五年级,至于像什么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和九年义务的六年级,像是找到了bug开了 挂,统统被我省去,于是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中学3年,明明才八年义务教育,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到高中才知道别人都念了六 年级,当时心里一阵窃喜,LZ可是直接跳级了,多NB。
当然,想要一口气冲到初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前提是你在8年考试中不能留级,就是说不能有一颗少于60分,这对于现在绝顶聪明每次拿双百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对于我们十几个孩子来说,这比下河摸鱼、放牛割草之类的难多了。
我们村子唯一的小学坐落在村中央,总共只有三个教室,容纳着五个年纪的全村50多个孩子,于是就有了“复式班”这一个曾经很流行的词语,所谓的复式 班,也就是两个年级的学生都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在这个年级讲完25分钟之后在另外一个年级讲20分钟课,剩下的时间大家自由复习。
学校总共有三个老 师,都是本村的农民兼代课老师,这样的编制到农忙的时候注定会产生很多问题,绝大多数的时候,老师家里也忙收割,就干脆放我们几天或者几个星期的假期,完 了在晚上或者在其他时间补上。
于是,课时的不足以及松松紧紧的学习,50多个孩子能够一口气念到五年级的都是不幸中的万幸,每到学期结束时候,每个孩子的成绩都会成为村里一阵热议的焦点,不少家长都亲自参加那天的升旗仪式,同时也是当众颁奖的盛典,往往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孩子家长自然长面子,考得差的孩子免不了一顿痛 骂。不过侥幸的是,五年下来,家里的一面墙基本被我各种奖状贴满了,考初中时候,还考了个镇上的第15名,为家里争光不少。
到了初中的时候,就必须的离开家,到镇上的中学借宿,于是每家每户都必须给孩子配备一辆自行车,因为从村里到镇里,光我们那蜿蜒的山路就要骑上一个 小时,要是赶上下午下雪的天气,那从以前的爷爷们走过的古道绕道而行。
在初中的三年,基本都是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回去睡一晚,第二天就要带着腌菜和干粮, 再返回到学校,寄宿式的学校是不馆一日三餐的,多数的学生都要自己准备米和自带的腌菜,拿着饭盒给学校帮忙蒸米饭,每顿就这样攒着冰凉的干菜吃,每顿省着 吃,一直要坚持到周五才能回家,吃一次新鲜的水菜。
基本上在学校的生活全部都要自理,对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这也间接的影响到学习的成绩,很多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没得到解决,更 没说好好念书学习,到初三中考的时候,同村的十几个孩子只有我考上了县的重点中学,而可笑的是,那是我是第一个考上县重点中学的学生,也是村子里第二个上 高中的人,第一个,还要追述到30年前,也就是我们村子里的唯一的语文老师。
读初中的三年,这期间还有一个时代的印记就是,我和我妹妹都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留守儿童,于是我和众多的弟弟妹妹们和唯一健在的奶奶以及中风卧床不起 的爷爷相依为命,全部的孩子以及爷爷全部由奶奶一个人照顾,能养活我们这些孩子就不错了,更别谈教育的问题,可贵的是,我们这群孩子都是出乎寻常的懂事和 早熟,一直本分老实没添什么乱子。
然后到了高中三年,受各方压力,不辜负投在我身上的眼睛,只能发奋苦读,但第一年高考,不幸落榜,在众多亲友的鼓励之下,复读一年,进了省里的师范院校,过着三年平淡的大学,毕业之后,几经辗转,来到帝都这个城市。
写到这,突然想到豆瓣上网友【我是谁家那小谁】的文章:
心里黯然。
关于人生的意义和生活信仰
1、【一位咨询顾问跟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你到任何一家企业,和一位员工或经理坐下来对他访谈一阵。然后你很严肃地对他说,‘我觉得贵公司的内部沟通有不少问题。深入的看,根源是领导力不足’。他多半会很佩服的看着你,觉得你说到了点子上】
2、【和任何一个女人坐下来,聊聊她的男友或老公,然后你严肃地对她说:我觉得他还是爱你的,就是有些时候对你不够关心。她多半很佩服的看着你,觉得你说到了点子上。】
一段时间过后,会渐渐的发现,工作得再努力,你还是找不到方向,反而会越来越迷失,时刻在想都在问,拼命干活就是为了老板给的那点月薪和职位的晋升么?而且你所从事的也未必就是你喜欢并享受其中,这样及时《活法》的理念再深刻也无法避免厌倦和迷失。
小破孩一个,小破文一篇
查看博客里上一篇文章是在4月30日发布的,转眼间快一个月了,突然发现自己变得慵懒,别说一周一篇的文字输出,现在连看都很少看了,于是兴致勃勃一时兴起建立的读书博客:灯塔读书http://www.idengta.com/从四月到现在一直荒芜着,连PPT精选http://www.80ppt.com/要不是章鱼君偶尔发一些PPT上去,估计现在也是一样的状态。
于是越发的心里难过,连自己都打心底瞧不起自己,每次都陷入这样的泥潭久久不能自拔;处于这种情绪下,发现,以前的局促不安和失眠落泪不见了,取而 代之的是每天疲惫的身躯躲进香喷喷的睡眠,偶尔还会幸运的来几个我们这个年纪都想的美梦,俗称“春梦”;但是每次早上醒来都会很苦恼很低落,因为是她。好 吧,我还是做梦吧~~~
其实对自己还算清楚,我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做事情往往是三分钟的热情,想得多做得少,偶尔头脑发热做成了却很难坚持做下去,或者是会偶尔的灵魂 出轨,开始劈头盖脸的质疑自己,虽然知道自己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找各种借口敷衍过去,很不要脸是说这是动物的本能,99%的人类都 没法克服,于是很心安理得的安身立命了,但是据说成功克服的1%都成了所谓伟人,想想,好像可以试试,但是怎么做,还没想好,期待大家的意见。
还有一件非常苦恼的事,发现自己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事的情绪,BOSS的情绪都很容易对自己造成影响,再加上微博上那些乱糟糟的恶心事,报纸 上冠冕堂皇的和谐体,吐完皮鞋酸奶,扔了无良麦当劳,拒了不要脸蒙牛,还有老外强奸、明星丑闻、官员腐败和教授潜规则,还不够热闹的话那些“公知”们又在 互相掐互相闹互相告,最可气的是另一半球的菲律宾也在胡闹,这些事虽然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却也能惹得我爆粗口,甚至为了表达这一点情绪和别人激动一 把,心里却恨不得把这些恶心的无良的不要脸的从午门拖出去,我肯定去菜市口看热闹,顺便带上几个鸡蛋和菜叶。
每当我有这样的想法我又会想狠狠的抽自己一把,人心险恶说的就是我,愤世暴民说的也是我,最先拖出去的恰恰是我这样的,瞎着急,愣胡闹,幼稚,年轻,不成熟,小破孩一个,一字一句都说的你心里不敢有半句反问,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边边角角里面哭去了。
偶尔需要装一下的时候,会很大度的说道,这是社会进化的必经之路,过了这个坎,就和谐社会了;还对自己说社会需要更多的包容,就像我们对待艾滋和同性恋一样,党需要小三和干女儿反腐,国家需要问题食物和强拆反贪,总之一句话:存在即合理。
即使我知道我已经被和谐的社会主义洗脑了,即使我知道我已经被中庸的儒家哲学欺骗了,我还是乖乖的爬上床洗洗睡吧。
明天还上班呢······
安静!
毕业一周年情记
去年这个时候,想必大多数的我们把毕业当作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二十几年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体验从未体验的离别,承受没过多准备的选择,迈向未知答案的远方,在这短短的阳春四月,友情和爱情的再次加速燃烧,再校园最后的绚烂时光里,化为灰烬。
今天就说说你们最关注也是最牵动神经最触动泪点的爱情问题,不管得到的,失去的,或者从未有过的。
本来我以为我是庆幸的,在毕业的那一刻,身边无数劳燕分飞,但我们挺过去了,但没想到一年不到,殊途同归,终究我们还是失去了。
还记得去年4月的某天下午,我在张宇宿舍躺着闲聊,张宇说他以前的女友突然找到他跟他说“带她走吧,无论去哪我都愿意····”,我问结果呢,张宇 说没答应她。我们都沉寂了一段时间,思绪横飞,突然我不知从来的泪点,竟然躺在床上抱头痛哭起来,弄得张宇木愣鸡一样坐在那里不知怎么回事。
现在想想,或许我是羡慕张宇吧,即使分手了,还有一个女孩宁愿这样为你不顾一切的付出,要是我,我或许脑子一热心一软就把她收了;另一点,或许我是 替他惋惜吧,也许是对这个残酷的时期做出无力的发泄,或许我们身为男人,却无法接受一个女子这样终生的托付,最终我们想残酷的现实妥协了,有爱而不敢爱, 有情而不得情,或许本来是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的故事,被演绎成了抛弃与被抛弃的悲伤结局。
不过现在张宇有了GYX,这个故事也算是大团圆大结局了!Good!
夏楠和国喜的故事和我类似,情节一样,故事结局也一样,而且大体故事情节和女主角我都了解。总之,一千个理由一万个无奈,个中滋味你我都明了,只想说,至少我们爱过,至少现在没有悔恨,没有遗憾,下一站人生更精彩。
而花花和兵兵的故事却一直存在于心里,只想说,含苞待放的花更加美丽,而且蓓蕾期越长,这花就与其珍贵,未曾得到也未曾失去,和女侠们过招打了个平 手,就如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没有悲伤没有牵挂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相比于兵兵,花花也许好一点,至少还曾经沾荤带腥过几回,闺中密友也不少,比帅兵出家 了当了四年和尚强不少。
哈哈,本来这篇是比较浓郁忧伤的话题,到后面越写越欢乐,受不住了,就此打住吧,希望文中提及的任何事不要责怪,多有得罪!
最后祝五一假期愉快!
浮躁其实是一种蜕变
最近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个帖子:23 岁那年你正处在哪个状态?现在呢?详 见: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32061,尽管有将近300个不同的答案,但是还是花了很久一口气看完了。在 碎片化的信息世界里,在全民社交网络化的SNS里,300个人物,300个故事,再不同的时间不间断的讲述着23岁这个相同年龄的人生,尽管每一个都那么 的不相同,但却让你觉得,每一条都是在讲述你的现在,在书写着你的故事。
看到后面,我的内心那种抗拒被彻底打垮了,泪眼婆娑的继续渴望别人的答案,心中产生一阵一阵的鼓声,一锤比一锤强烈澎湃,将心中的血液如海浪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且迅速地像身体的其他地方,扩散,撞击!
有一种感觉叫共鸣,而那种感觉叫心心相惜!
身边无数的人提醒我,今年是本命年了;但是我却对戴红绳、红内裤、红色全身喜的说法不屑一顾,而我为什么会如此的恐慌和忐忑不安,不知不觉已经是 24岁的人,打量自己的全身,从上倒下,从里到外,从大脑到心理,都统统没有符合这个年纪,而又不知道去从哪里做起,去追赶上这个年轮。
记得大学时候,一大群朋友聊天,都在说道30而立的事情,但我却认为,自己也许不等不了这么久了,必须比其他人先“立”,越早越好,哪怕是28,26,甚至是24岁,而现在,转眼间,已经踏进了24岁的门槛,而我却在床上躺着,写下今天这些,何立之有!
在网上看到很多的长辈们都说,我们80、90一代太过于急躁了,很多事情往往想要一蹴而就,一步登天,于是造就了很多的校园、职场问题,于是他们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淡定”这个词,实在说不过来了,于是他们在电视、报纸上说:现在中国整个社会都浮躁了!
想想,刚进入社会,绝大部分的我们做着最基层的员工,拿着最便宜的薪资,顶着最激烈的竞争,过着最苦逼的生活;在我们的这个时代,机会和资源被 60、70一代占据着,虽然我们相信未来的一切肯定是由我们这一代接手,但是谁都不敢保证,你们不会把你们的一切统统世袭给你们的官二代、富二代们,所以我们很着急、很“浮躁”,要知道,现在我们所面对的,绝不是你们那一代看着报纸喝着茶熬过十几年就有钱有房有老婆的时代。
在我们认为,浮躁这个是早已脱离了本意,可以和“蠢蠢欲动”和“激情”这些词画上等号,正是有了我们的浮躁,才有了我们青春原本的棱角与激情,这个社会才会有很多的活鱼使劲地搅动着一滩滩死水,充当着弄潮儿的角色。
很多的正值青春的人都会苦苦纠缠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面:我怕,有一天,自己的棱角会被社会和时间这两把大刷子慢慢的磨掉。
现在想来,这个问题很好回答,答案是肯定的,每个时期的你都会变得不一样,身体的细胞四年换一次呢,何况是我们的大脑和心智呢。
要坚信的一点是自己的每次改变都是变得更加的坚强和睿智(少部分变坏除外),随着经历的推进,人都会慢慢否定掉以前的想法的观念,偶尔如果你想摸摸自己的棱角是否还在,你会发现它将变得更多并且更加的锋 利。
北京“哎”情故事
ps:这是受张宇之邀,写的一篇关于北京生活的文章,林林总总,到后面我都不知道写了什么。大家将就着看吧
就在刚刚,晚上九点钟,我像大多数北京“白领”一样,拖着疲惫的将被“榨干”的空壳,回到了自己的“家”(原谅我,这个世界需要用越来越多的双引号来修饰,不仅仅是在北京),想想,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已经持续快一年了。
曾经无数次的在网上看到种种“北漂”们歇底力撕的喊:“逃离北上广!”,那时的我甚至不理解为什么要“北漂”这个词,甚至还和身边的同学做了一番方舟子式的辩论,最后其实,我们终究无法理解“漂”是一种什么样的心里状态。
张宇说,我来北京之后变得文艺了,对的,就是文艺青年的那种文艺,经常性的看看书,写写文章日记,于是被夏楠理解成我比以前思考多了,没错,就是思 考人生的那种思考。其实都不是,无非是有时候失眠多了孤独久了心情坏了,一个人闷酒瓶实在找不到地方吐槽的惨样,就像提前失去老伴的老头,对着猫猫狗狗一 个劲的喃喃自语,即使它真的不懂。
数十个失眠的夜晚(此处绝无夸张,我经常一想东西就通宵),我反复的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在这里干什么?我在等谁?谁又在等我?这本是一个很难有答案的问题,对我来说,更是像哲学一样深奥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想多了后来我才发现,有些问题不是答案不答案的模式,而是不同高度有不同的视野。就像任何二元对立里的问题,都不可能在内部得到完美的解决,只有跳出二元对立,才会找到平衡。
可是最近老是会接触到一些“敏感词”,即使你在漫无目的的上网,“青春”“梦想”这些纠结的字眼全部都有意无意的在屏幕中闪动,又将自己逼近了一个死胡同里面。
一年前毕业的时候,所有人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在茶色的玻璃瓶里没有目标、看不见光亮的飞。但凡看见一点点光,就不顾一切的奔过去。前几天有人在一个 读书网站留言说,我们80后注定是没有梦想的一代。我愣怔怔的看这几个字好长时间,想到毕业时以帅兵为首的市场班一大群人兴高采烈的举着一条横幅,上面写 着:梦想就像内裤,不穿在外面并不代表你没有!这句话多霸气多牛X呀。可是最后,这条横幅被匆匆挂在我们寝室三楼的外墙上,大家就各奔东西了,现在估计也 都忘了,成了印证我们年少轻狂的最后一件事。
而现在正如每天清晨13号线浩浩荡荡的地铁大军,每个人似乎都是跟着大潮走,而大潮又偏偏是一个个的人。梦想这种东西,过了一定的年纪就不再是大家都有的东西,就像过了高中,就不会有几百万人和你一起为一张试卷奋斗。
身边的同事在北京呆了十年,那我说北京就是你的第二故乡咯,他狠狠的瞪了我一眼,说我不会说那种北京是我第二故乡的扯话,因为我在这里始终找不到故 乡的感觉,自然没有第二之说。不过,北京确实是一个让人看不清楚、永远充满未知,从而执迷的城市,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欲罢不能。
我曾经在晴天万里的时候登上香山,回望整个北京城,就像一堆铁笼子不规则的横七竖八躺在一个毒气罩里,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关了禁闭。一年中 的大多数时光都很安全的从一个囚牢到另一个囚牢,公交或者地铁成了囚车,很开心的是,坐在公交上你能看看外面的阳光,在地铁里,你只能看到耀眼的灯箱广告 了,然后快速钻进不知通往哪的地下。
前几天,有同学在QQ上问我,去两会现场了么?听说很多记者很刺激很热闹,我猛然一想,原来两会真的是在北京开的,感觉那么近,又那么远。北京是全 国政治文化中心,而这个中心除了造就堵车、污染和高房价之外,和普通老百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没有留恋,没有港湾,只有伤心的《北京爱情故事》;没有包 容,没有感激,只有红色的“北京精神” 。
到这里,很多人会追问,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呢?当初来北京之前,我问大学室友帅兵,准备在北京漂几年,我清楚地记得他抬头望着天空想了想:“五年吧,五年就回江西去”。
其实,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未来肯定不在北京,谁都不想这样在北京生活一辈子。
来北京的理由有千千万,求工作,为爱情,觅友情,甚至为了坊间早已不存在的老胡同,为了北京清晨鸽哨齐鸣的群鸽,或者是为了天安门城楼上那个伟大的老人。而离去的原因也有千千万,只是比来的时候多了一份莫名的无奈和伤感。
有个浙江同事在北京结婚买房买车了,日子过的很小资,也跟我们说要逃离北京,没有北京户口将来孩子入托就是个问题,更别提升学高考了,而且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也灌进PM2.5经常超400的“黄堵毒”(沙尘暴,堵车,有毒大雾,被网友戏称为北京的“黄堵毒”)环境中呢?
其实如果想在北京好好的生活下来,不是什么难事儿,很多人在北京飘着,挣了挺多钱,过的看上去也挺好,买苹果的买苹果、买黑莓的买黑莓、买香蕉的买香蕉……如果不是几杯酒下肚,也不会知道各自有各自的辛酸。倘若每个人都想看上去那么快乐、幸福、哪怕悲伤,该多好。
可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有表象和本质之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记得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精神收入」(查了下英文叫psychicincome),在中国如今一个价值观很单一的社会里,金钱收入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甚至还影响到了恋爱、娶妻和生子。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很不屑,但我们还是被这种观念所绑架。
而北京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城市,精神收入永远比金钱收入要奢侈的多。大多数的人都想通过金钱来证明自我价值,而很少人真正的做到Follow your heart。
新周刊说,离开一线城市是人性和城市的双赢。不管这种说法是不是在一线城市无法立足的无奈和自我慰藉,至少对于我来说,将来的离开是选择,而不是被选择。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网名是“丝管”的网友说:“今天在泰记旁边的那家海产店里面,看到一只螃蟹,不顾身遭捆绑的事实,非常努力地,试图从标价$18.99的箱子,往标价$29.99的箱子里爬!我驻足凝视许久,内牛满面……”
当看完这段话之后,我也泪流满面!
心如屏,静如水
今天,睡到十点自然醒,窗外的阳光透过帘幕还是照在我的胸口,一下子就决定不睡了,要知道自己最喜欢的 就是这种意境,顿时心情大好,就随手床头拿起书读起来,奇怪的是,自己从未感受到如此的清醒,内心是如此的通亮而平静。躺着靠累了,就起来坐一会,在12 楼眺望旁边的马路,路上的车辆流动着,但安静得听不到一丝轮胎与里面呼啸的摩擦声,仿佛自己就被这一面玻璃窗与世隔绝了,自己仿佛置身于水族馆,外面的车 水马龙就像在水里游动;我一直静静的看了好久好久,享受着这奇异的感受。
过年回来到现在,总体来说生活的比较安逸,没有任何大的变化,以前以前总是找不到放松自己的方法,不管对于上班和周末基本没有什么两样,自己也找不 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所以一直比较困惑的是,难道以后这几十年的工作都要这样度过吗?那自己肯定是无法忍受。于是自己慢慢坚持每天晚上回来兴奋的做饭, 第二天再用饭盒带到公司去。
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晚上睡前都会看书,到今天为止,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就把冯仑的第二本书《理想丰满》看完了,这也是最近自认为给我比较不同理解的 书,虽说是有关于地产和社会的书籍,但是写的很生动易于理解。我一直比较反感的是名人的自传,特别是那种类似于李开复、马云、柳传志等由别人代笔的书,那 种多半是以一个崇拜者的角度把一个人的经历当作神来讴歌赞美,读完除了能对这个NB的无与伦比的人产生英雄主义情怀之外,你的脑海中留不下任何东西。冯仑 的这本书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这是亲自操刀写的,里面的很多经历和感悟任何一个没有经历风雨的人是无法有这样的想法和思想境界的,其中的很多过来人经历能够让 你对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一个纵横中外商界的地产实干家来说,用实际的经历中外进行横向对比,结合历史古今纵向进行对比,你就会发现其 实历史和地域往往惊人的相似,因为无论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都无法改变不了我们都是一种动物真理,一切还是得按照哺乳动物的生存本性和规则来进 行。看了之后的却能学到很多东西,于是有了买他第一本书《野蛮生长》的冲动。
最近接触到很多牛哄哄的人,当然不是有钱有地位的那种。顿时感觉自己怎么还在幼稚园呆着呢,一直认为,思想上的财富是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快捷途径而获 得的,慢慢长大了,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白即黑,也不是纯粹的非黑即白,这一点张宇做警察的最深刻,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罗永浩&方舟子,方 舟子&韩寒,你根本无法拨开云雾看见是皮是肉,能够不带感情不带立场的有自己独立判断力的人少之又少,在自己没有这种洞悉真相的能力之前,我还是 不站队少对号入座,内心就清静了。
最后给大家分享朋友的日志,也许也是自身的写照:
一、论收入,不高不低,马马虎虎
二、论愿景,毕业之后的迷茫依然存在。
三、论经验,毕业快一年,工作九个月,依然太嫩
四、论社交,别人看来不是坏人。
五、论能力,夜郎总会自大,依然需要沉淀。
六、论心态,老家门口那口池塘,天冷,风大,鱼都出来晒太阳了。
七、论性格,内转外,现在依然内
八、论说话,话不多本不要紧,不精辟就是我的错。
九、论兴趣,不该丢的就不能丢下。
十、论生活,走在今天,看在明天,想在昨天。不该有的习惯有了,该有的却没了。
抬着头走路,容易饿。
管他什么十字路口,反正没有红绿灯,反正没车没车祸,反正是条泥巴路,低着头往前走就是。
淡定!
2012年春劫小记
1、【一票难求】
第一年从北京回赣州,就体会到了个中的酸辛苦辣。网络购票都是浮云,电话订票才是王道,作为电商从业者,深知12306凭借界面丑陋、UI粗糙、严 重不稳定的服务器、屡屡瘫痪的服务,没花一分钱广告却达到中国电商访问量第一、订单量第一、转化率第一的奇迹及各种原因,亏铁道部还有脸放出数据,每日 pv10亿/订单量200万=500,就是说每个用户想要买一张火车票,平均点击500次才能买到一张票,不得不承认,我也贡献了不少pv。最后来回的火 车票都是朋友通过电话搞定的,终于感受到了人类最大迁徙的恐怖。
2、【红包贬值】
最为自己经济独立的第一年,理所应当给家里的晚辈们一点点福利,说实话,在帝都,我党规定的分配制度就基本够你不被饿死的底线, 哪能还有富余,但是还是得硬着头皮发呗,无奈家里小孩实在太多,一人¥100基本上就基本上是打酱油凑份子的钱了,小屁孩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惊喜,小孩子手 中的货币都贬值,如今早已不是那个一毛钱换一根冰棍的年代了。
3、【生活富余】
过年期间,家里和另外三个叔叔都已经搬进新盖的楼房,对他们那辈人来说,娶媳妇盖楼房就是一件人生天大的事,如今都已经一一实现,如今剩下的年月, 基本就是折腾好置备,敬老养小,剩下的就是安度晚年了。很欣慰的是,在他们身上我亲眼看到一个朴实劳动者亲手一砖一瓦创造价值的过程。我深知,他们手中的 每一分钱都没有靠掠夺和欺压别人而获得,干净纯洁的连毛主席都低头流泪。我很庆幸的是,我没有李刚和李双江这样的亲人。
4、【血浓于水】
由于各种原因,妹妹的女儿和我们一起过年,说实话,也不经常回家,从她出生到现在,我们只见过一次面,如今都已经会叫我舅舅了,这一次见就感觉,这 小妞怎么长得这么漂亮,本来自己对小孩子没有抵抗力,这下彻底hold不住了。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血缘关系是这么地具有吸引力,或许是我对于我妹 倾注的感情过于多,既然是她的孩子,抱在手里,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和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亲切感,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看她的眼神就是放电的那种,第一 次有这么深刻的体验。
5、【爱情故事】
刚回家,接连两天都有同学的婚礼,当然由于习俗问题,家里的婚礼肯定不是像电视上的西式婚礼那的么美好,更不会有宣誓和交换戒子等仪式,无非就是新 郎新年进酒吃饭之类的。打听而来的爱情故事也有美好的与不美好的,如今物质富余的乡下,以爱情为名的婚姻交易却一直的上演,就像我们父母一样,日子是过出 来的,爱情是发生在婚后的,如今也安安稳稳的过了大半辈子。
6、【同窗聚会】
还好,现阶段的同学聚会基本算是比较单纯的联络感情、叙叙旧之类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很多的同学之间的爱情基本上都是再同学会上再次点燃,曾经的某位不入眼女生如今已是秋水伊人,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自然也成了适龄男青年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