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Hi,朋友展信好,我是Bony,这是逆波计划的第一封newsletter,也是我践行逆波计划的一部分。

Newsletter中文译名有电子期刊、新闻信、时事简报,现在专只的是用电子邮箱订阅一些免费/付费频道。目前国外流行的平台有:www.substack.com ,www.getrevue.co。一部分媒体人开始呼吁Newsletter的回归,以抵抗过载垃圾信息。现在流行的newsletter写作方式中,优质信息推荐是重要的写作主题。所以有了这个模块,跟各位分享我这一周的主要信源。

本期内容摘要

聊聊舒尔茨回归与“Outsiders”们

今天的星巴克官宣了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再次回归,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这早已不是新闻。

我关注的是,舒尔茨马上就宣布星巴克将即刻暂停其股票回购计划,投资星巴克伙伴和门店,实现更长远增长。他表示,这个决定将使得公司可以把更多利润投入到伙伴、员工和门店上,也是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创造长期价值的唯一方法。

让我想起Buffett 和 Munger 都推荐的书《The Outsiders》,书中讲述了8位CEO都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走寻常路,在经营方面和资本配置方面的决策都非常“另类”,却大获成功的故事。

• 传统的CEO只关注经营效率和运营指标,很少会关注资产配置;

• 优秀的CEO控制现金流为投资者提供了远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和同行业的复合回报率。

• 但更天才的CEO追求的是不关注短期的股价和回报,致力于给股东带来长期回报。

我们都知道这轮美股的泡沫核心都是公司回购给股票短期增长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但这无助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增长,停止资本运作,将公司现金投入主航道业务,才能避免公司走向衰落。

在我看来,舒尔茨才是真正的Outsiders,真正不走寻常路并创造长久价值的的优秀CEO。

舒尔茨还是舒尔茨,他,回来了。

性格测试,疯狂收割年轻人的生意

互联网还会变好吗?极客精神与 Web 3

晚点团队出品的这篇文章,可读性还是很高,对我特别有感触的一段话:

在此时此刻,把「核阴影」换成「新冠」,把「嬉⽪⼠运动」改成「web3」.。

科技发展了,人类还困在原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定是站在父辈的肩上,只是在重蹈覆辙。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累?

倦怠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有人渴望通过脱离工作摆脱倦怠,于是有了「FIRE」(财务独立,提早退休)小组,「拜拜啦一线城市」小组,有人干脆直接摇起白旗,决定「躺平」和「摆烂」。但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认为,这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崔庆龙是一名专业理论和从业经验都很丰富的独立执业咨询师,2021年5月,他开始在微博上尝试写作,撰写了许多与倦怠感、自我效能提升相关的内容,持续输出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在微博上引发了诸多共鸣。

1、从一个大的视角来看,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引擎,大概在2000年之后,它的转速是越来越快的。这个社会引擎的转速,决定了我们这些作为零部件的大多数人的转速。引擎驱动着人向这个社会不断地进行匹配和调节,被动地和它同步。

2、这种倦怠感反过来会对社会、对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

一方面倦怠会让人逃向享乐主义,例如,我们会更加频繁地转向短视频、游戏这些给人即时反馈的娱乐形式。

另一方面,大众会越来越厌恶增加这种倦怠的事情,比如努力工作,比如婚姻、生育,沉浸其中出不来,人会产生一种无能感和愤怒。

3、倦怠是因为一个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获得的反馈不足以抵消内心的消耗,心理收支不平衡。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一定的「心理效能」,你可以理解成做这件事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动力。

4、「行为降级」也就是我们越来越难以沉浸和专注在需要长时反馈的事项中了。比如说一个人要去写论文,但是他今天只能写上半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会降级去做一些更简单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他的专注力、意志力是没有任何挑战的。人在这种状态下不断地降级,当连看一部电影,看一部剧,或者看一部小说都不能做到的时候,就刷信息流、自媒体这些最抓眼球,最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的事物。

5、我们可以怎样抑制住这种「降级」呢?

心理效能是会波动的。一个是生理调节,比方说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和饮食等。第二个是,多做能唤起自己擅长的有胜任感的事情,这件事能让你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甚至是意义感。第三。避免进入反复自我厌恶,没必要苛求自己,给自己更多一些接纳。

6、有没有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是可以自我充值的?

1)对自己的长期生活进行监控。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里有着很多在慢性损耗自我的因素。

2)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除了亲密关系,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或者说基于某项兴趣的社群关系都是很重要的。

3)定期清空自己的情绪缓存,每天早上醒来的半个小时内不看手机,在独立的不受外界信息扰动的状态下思考一些东西,再慢慢地过渡到今天的任务当中。

4)找到专业靠谱,又比较匹配自己的咨询师。

7、最后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倦怠是不太可能彻底清除的,可以看作一个健康人必然存在的心理状态。就像我们的身体会老一样。倦怠如果能在一个周期保持健康的调节机制,这个是最核心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